2021-4-9 | 外国文学论文
《如此沃野:美国诗歌的生态圭臬》(ThisCompost:EcologicalImperativesinAmericanPo-etry,2002)(以下简称《如此沃野》)是一部出色地融合了学术研究、文学选集和随笔的作品。作者杰德•拉苏拉(JedRasula)对20世纪美国诗歌与生态批评之间广邃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诗歌留下了我们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印记,这些印记勾画出美国现代诗歌集体声音的轮廓,诗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生态的生存技艺”(7)和“荒野实践”(8)。①而这种实践又必须具有集体性,因此,《如此沃野》关注的是“诗歌而非诗人———系统而非图章/影象(signet)”(7),因为“诗歌是词语群落的生态学”(7)。诚如拉苏拉在序言中所指的那样,本书旨在“记录那些诗人对待有生命地球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与许多对诗歌一窍不通的人的观点一致”(xi)。
为展示集体声音,拉苏拉安排了独具匠心的结构。全书按单元布局,各个单元长短不一,但力求简短;关于诗歌作用的论点围绕自然以及其调节作用展开,其“论点是综合衍射图(hologrammatic)的安排,不是以主从关系为主的等级排列,而以基本平等关系为主。它的部分即整体,反之亦然”(8)。因此,该书没有“章节”,只有“标题显示传统修辞意义的主题:挖掘和思考的场域”(xi)。拉苏拉表明,尽管该书“安排按年代顺序阅读,但方法某种程度上是循环的,所以读者将会发现某个主题会在季节的交替中重现”(xi)。
拉苏拉主要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黑山派诗人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里利、罗伯特•邓肯以及他们继承者的作品。但是《如此沃野》的延伸则包括很多早期的诗人,如鲁宾逊•杰弗斯、伊兹拉•庞德、路易斯•朱科夫斯基、肯尼思•雷克斯罗斯、穆里尔•鲁凯泽、克莱顿•埃什尔曼、加里•斯奈德、迈克尔•麦克卢尔,以及其他同时代的诗人。惠特曼、狄金森、华莱士•史蒂文斯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甚至A.R.阿门斯和乔丽•格雷厄姆也都在讨论之列。拉苏拉把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诗人放在一起讨论,旨在揭示过去如何为“沃野”滋养现在;他通过大量的隐喻,将混合、发酵和陈腐的有机处理过程比作诗歌和艺术创作过程,以说明诗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营养感受力”(thenutritivesensibility)才能最终获得创新能力的观点(7)。
拉苏拉开宗明义地提出,《如此沃野》其实集数项功能于一身。既是“所谓的诗选”,也是一篇扩展的“随笔”(xi)。为把上述如此众多、风格迥异的诗人纳入其诗选和随笔,拉苏拉秉承“一致匿名”(solidarityinanonymity)的生态原则(9)。所谓的“一致匿名”是指在正文中,把大部分引用诗歌的作者身份抹去,让引文并置,只在最右边用∽号表明引文属于不同诗人的作品,使其融合入“复调结构中”(polyphonicconfiguration)(xii),这样一来,引文就可以流畅地围绕特定的主旨,以此显示完全不同的诗人如何对思考的问题持相同的观点。例如,仅在第32、33两页中,拉苏拉就汇集了范围广、流派多的诗人的诗行,包括奥尔森、艾德里安娜•里奇、乔治•奥本、罗伯特•潘•沃伦、多恩、菲利普•拉曼提亚、哈特•克莱恩、克里利、约翰•克拉克、穆里尔•鲁凯泽和肯尼思•厄比等人。通过抹去一些诗行作者的名字,将其拼贴在一起,拉苏拉完成了其“所谓的诗选”;同时,拼贴又是拉苏拉对其阅读的作品进行写阅(wreading)的过程,即分解、混合和重写的过程,以此完成他自己的随笔。
在写作手法上,拉苏拉把比喻(trope)作为《如此沃野》的主要构思原则。他认为trope有几层含义:trope作为比喻,或者转义(turning)———拉苏拉把它与卢克莱修的“偶微偏”(clinamen,orswerve)相联系。同时,trope与tropic是语言学上的近亲,具地理位置之意,trope又是诗歌的“混合媒介”(compostingmedium)(9)。拉苏拉对这几层含义进行了具体阐述。拉苏拉从“美洲”是纯粹文字发明角度入手,谈论并指出哥伦布并没有发现美洲的喻指———即他想象中的东方。在美洲成为“新世界”的比喻之后,美洲又成为热带地区(trop-ics)中的实际地方(place)的比喻:肥沃、炎热。随后,拉苏拉通过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TheComedianastheLetterC”,说明任何给定的思想、感知符号在新世界的比喻中循环更新能够被强加或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因此,拉苏拉说明转义诗(tropicalpoetry)教授生物可降解思想———思想被分解、重构;诗的情节(plot)不是序列的叙述事件,而是一块园地(gardenplot);诗歌是语言的巨大储备,是一个关于地下和大地的陈述,而地下和大地是孕育新希望的基础。这样,拉苏拉把诗歌与生态联系起来。
但贯穿《如此沃野》的trope是拉苏拉的“沃野图书馆”(compostlibrary)概念。沃野图书馆既说明拉苏拉的方法论,也说明他关于文学、人类和自然历史的生态学论点与其方法论的混合交织。沃野图书馆是立体开放的,它类似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空间上,它向泥土和宇宙开放;时间上,它指向无限的过去和未来。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宝藏的比喻,它既包括深埋地下的有形遗产,也包括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在卢克莱修的“偶微偏”解读视角下,沃野图书馆中,生命与死亡交互作用,当无数的原子坠入虚空,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在某个不确定的地方,微微偏离了它们的进程,因为“偶微偏”原子发生碰撞,形成多样关系,才会有自然的、生物的或是心理的新事物出现。那么,诗人的灵魂漫游在沃野图书馆中,与不同时空的灵魂碰撞、交融,获得营养感受力,灵魂通过理性操演关于宇宙的诗篇,诗人的再创造(文本)进入“复杂的生物循环”。拉苏拉把作者的遗著与后人类(posthuman)并置谈论沃野图书馆的流通/循环:“后-人类———智人(HomoSapien)身后的作品———从宇宙进入混沌。但是混沌始终与我们同在,……混合诗歌的隐秘传播已经压缩在沃野图书馆,在这里生物可降解的思想出现了,这里我们能够令人信服地谈及‘生态意识’”(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