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语言文化 » 正文

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研讨

2021-4-9 | 语言文化

 

一、农业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不可分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tangible)与非物质(intangible)遗存的综合体系。它大致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文化等10个方面。[1]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实际上最先源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项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

 

苑利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狭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广义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3]

 

韩燕平、刘建平在对与农业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后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农业遗产都是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概念———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的翻译,不同学者译法不一而已。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由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在概念上又等于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而他们提出,农业遗产由农业文化遗存组成,这些遗存拥有历史的、社会的、生态环境平衡的或科学研究上的价值。这些遗存由与农业相关的遗址、农业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以及民俗文化组成。同时,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农民住宅、古村落、宗教活动地等)也应该包含在农业遗产的范畴之内。农业遗产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实体,包括农作物遗存、生产工具遗存、水利灌溉工程遗址、田地遗址、特色农业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以及由物质实体形成的特色景观;二是非物质遗产,包括历代耕种制度、土地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的演进、历代农业的产值、产量、规模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民俗等。[4]

 

目前,学界尚未提出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命题。红色文化遗产,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时所形成的一批特殊革命文化资源。[5]实际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生态系统的再造与整理方面,同样留存下来大量具有样本和示范价值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系统,包括各类农田开发系统、水土保持系统、农田水利系统以及抗旱节水系统等,同样是极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延安南泥湾,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著称的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原属莒南县)厉家寨,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承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北大荒等典型个案,均可称为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样本。这些红色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承载着弥足珍贵和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和适应性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

 

本文以山东省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为个案,就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区位、生态结构及其重建、农业文化、红色人文精神进行探讨,希冀对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有所助益。二、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1950—1970年代集体化与合作化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产物。它是新中国集体化和合作化农业的缩影,是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劈山改岭、改造自然、再造农业生态系统的历史再现。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遗址遗迹、农业建设景观、农田水利系统构成了厉家寨农业文化的物质遗存。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首先体现为厉家寨人民依靠集体力量与集体智慧,创造出一个新的改造山区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保持农业高产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愚公移山式的英雄事迹、战天斗地的英雄精神、厉家寨个案的轰动与效仿效应,则构成厉家寨农业文化的非物质遗存。“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红色精神资源。

 

(一)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首先体现为农业工程景观与相对完整独立的农业生态系统

 

厉家寨村在1948—1955年间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的系列变迁。1955年12月,全乡13处初级社合并成大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厉家寨人民依靠集体化和合作化的力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再造。合作化之前的厉家寨村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乡村流域单元。这里地处临沂市东部丘陵地带,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零星,三山环绕,五岭起伏。“这个地方的特点就是秃山秃岭多,沟壑纵横,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把土地破坏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6]当地民谣谓:“三天不下雨是小旱,五天不下雨是大旱,连下几天雨到处泛滥,连旱几天找不到水源。”“穷山恶水种地难,又怕涝又怕旱,十年就得九年歉。”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之恶劣。全社6500多亩可耕地,被许多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其中5400多亩是倾斜不平的梯田,90%的是土层瘠薄的土石渣子地,粮食亩产平均不过100斤。穷山恶水、支离破碎的土地严重制约了厉家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为改变这种状况,厉家寨人民治山改水,依靠集体力量,完全改变了厉家寨区域农业生态系统。

 

1952年起,厉家寨人首先在互助组的带动下,通过深翻整地以求粮食增产,将零碎地块整成大块耕地。在深翻整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厉家寨人还创造了闸山沟、修水库、建梯田与植树造林相互结合的山区防洪、蓄水、保土的水土保持系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