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生态论文 » 正文

淮河水生态环境的改变

2021-4-9 | 城市生态论文

 

水生态环境主要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以水为核心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历史时期,淮河流域①水生态环境因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共同作用而发生过多次重大变迁,每一次重大变迁都深刻地影响着淮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关于淮河流域环境变迁的研究,前此学界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②,但多以某一个时期为主,或过于集中在黄河夺淮对淮域环境变迁的影响,而系统梳理整个历史时期淮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成果则比较少。鉴于此,笔者以水生态环境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淮域水生态环境历史变迁的系统研究,以冀对当今淮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一、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时期流域水生态环境

 

远古时期,淮河干流的洪泽湖以西河段与现代相似。古无洪泽湖,淮河干流经盱眙后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今江苏涟水云梯关入海。当时淮河流域有众多湖泊,大多散布于支流沿岸、支流和干流尾闾,以及济、泗二水之间,如荥泽、圃田泽、萑苻泽、孟诸泽、菏泽、大野泽、沛泽、富陵湖和射阳湖。位于今郑州市东的圃田泽,在当时拥有方圆数百里的广阔湖面①。在豫东南还有一些湖沼,因水体随季节变化大,无固定名称。

 

春秋战国时,由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人工开凿的运河相继出现,徐偃王开陈蔡运河沟通沙水、颍水和汝水;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辟菏水沟通泗、济水系;魏国开鸿沟沟通江、淮、河、济“四渎”②。随着淮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开发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淮北地区人口激增,农垦大为发展,平原可耕地大多辟为农田,甚至一些陂、泽、湖、沼地也被开垦。

 

入汉后,淮域农业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仅淮河下游沂、沭、泗流域的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上游陈、许、颍川等地的农业也因水利的兴修而得到长足发展③。但此时的黄河却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频繁决溢时期,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侵淮,淮域水生态环境因此遭遇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十二月“河决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东溃金堤”,以致“河溢通泗”,河决不久即“大兴卒塞之”④。元光三年(前132)夏,“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巨野(古湖,今山东郓城东),通于淮、泗”⑤,这次黄河决口,情形与以前大不相同,决口广大,黄河水泛滥而出,淹塞严重,而且导致濮阳、定陶、睢阳、彭城等经济都会的萧条,定陶甚至从此一蹶不振⑥。至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派汲仁、郭昌堵塞了瓠子决口。汉平帝元始年间,黄河在荥阳县境内大幅度向南摆动,导致黄河、济水、鸿沟分流处堤岸严重坍塌,造成黄河、济水、汴水各主流支流乱流的严重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淮域土地荒芜,农业凋敝,人民迁徙流亡。不过,由于农业经济的衰败,人类活动对淮域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较轻;汉代王景治河后,黄河也相对安澜,淮河基本未受大的黄河决溢侵扰;而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在淮域修造了陂塘、堰、坝等各种水利工程以灌浇屯田。因此,汉代以来一度遭遇较大破坏的淮域水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据《水经注•渠》记载,当时黄河以南,江淮以北,嵩山、汝、颍以东,泗水以西的区域内较大的湖泊有140多个。在豫西山地东麓洪积冲积和鸿沟之间的交接洼地,有洧(今双洎河)、??(今清??河)等河流聚积而成的一些湖沼。在豫东有一片由济水、濮水、汴水、睢水等河流汇集形成的东西向排列的湖沼,著名的有圃田泽、牧泽、白羊陂等。据《水经注》记载,当时的圃田泽跨中牟、阳武二县,“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岗,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湖区已被大小沙岗分割成为许多小沼泽,湖中长满了水生植物麻黄草。其他如牧泽(今开封北)“方十五里”⑦,白羊陂(今杞县、睢县境内)“方四十里”⑧。在淮北低洼平原的汝淮、汝颍、颍涡之间,支流众多,下游宣泄不畅,沿河壅塞成了一连串的湖泊,形成分布极密的西北—东南向的湖泊带。在淮北、淮南低洼地带,有很多湖沼系人工围堤而成,如曹魏正始二年(241),邓艾令淮北屯2万人、淮南3万人,“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淮南诸陂塘中,以芍陂为重点,当时在芍陂旁边还修了小陂50余所。蓄水屯田,成效颇巨,但众多陂塘或蓄水过多或阻碍泄洪行水,导致水灾频繁而严重,以至于晋朝的杜预在咸宁三年(277)上书认为,“今者水灾东南特剧,非但五稼不收,居业并损,下田所在停淤,高地皆多瘠。此即百姓困穷方在来年”,因此主张“今者宜大坏兖、豫州东界诸陂,随其所归而宣导之”,等到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⑨。

 

隋唐五代时期,淮域水生态环境依然良好,呈现的仍是湖泊密布、河流交叉的水乡景象。《水经注》记载的湖泊,这时期大都保存着,圃田泽仍是一个东西长50里、南北长26里的大湖①。孟诸泽有周围50里的广阔湖面②。然而,由于关中人口急剧增加,隋唐王朝大规模营建西安、洛阳,对黄河中游森林大肆砍伐,使垦殖区重新扩展,黄河中游广大范围内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黄土高原失去森林保护,水土流失加快,黄河中挟带的大量泥沙又开始在下游河道堆积,以至于河患愈趋严重。据统计,隋唐时黄河下游决溢共23个年份,平均14年就有1年泛滥为灾。五代时期,共有19个年份决溢,平均不足3年就有1年出现决溢,黄河决溢频率显著增加。这些决溢南北岸都有,其中南决冲入淮河水系的就有开成三年(838)、同光元年(923)、天福六年(941)、开运元年(944)4次③。

 

降及北宋,汉末以来相对稳定了近千年的黄河又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频繁决溢时期,河患加剧。宋人吕陶就云:“大河为患,岁岁决溢。……大抵壅之于东则奔于南,障之于西则注于北,而不见其素所谓河者果安在也。”④随着黄河的频繁决溢,决入淮河水系的次数逐渐增多,规模也愈来愈大。如太平兴国八年(983)五月,河决河南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流至彭城(今江苏徐州)界入于淮,十二月告塞。咸平三年(1000)五月,“河决郓州(治今山东东平)王陵埽,浮巨野,入淮、泗”,月余即堵上了决口。天禧三年(1019),河决滑州城西南,“岸摧七百步,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淮,州邑罹患者三十二”⑤,8年后决口才堵塞。熙宁十年(1077)七月十七日,黄河又大决于滑州,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而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凡灌郡县四十五”⑥,至次年四月决口才堵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