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艺术理论 » 正文

功利功能的失去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2021-4-9 | 艺术理论

 

民间艺术是民间观念的物化显现,民间艺术观念的诉求亦是民间民众对生活的诉求。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民众生活的追求是十分朴素和功利的,那就是本质上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并且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以求生、趋利、避害来实现。民间艺术在民间民众的生活中诞生,与民间生活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它一开始就成为民间民众生命诉求的载体,而由于早期巫术和迷信的遗留,它最终成为能满足和实现人们诉求的最为“可信”和“有力”的神奇工具。这一特征使得民间艺术在民间的生存具有极大的合法性,也是民间艺术存活的根本基础。

 

一、民间艺术“信仰”的解体

 

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在民众生活中长期扮演着“信仰”的载体和实现民众“信仰”的方式,是由于传统民间“信仰”包含有极多的巫术因素和封建思想成分。但是随着当下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农村社会环境、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这一基础逐渐丧失,民众从民间艺术的“信仰”中解脱出来,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间“信仰”的解体,使民众与民间艺术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当代语境下,民众与民间艺术之间,民众作为主体逐渐摆脱客体的约束,处于上位,获得自由和主动权。在当代社会结构中,主体不断强化能动选择能力,他们脱离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摆脱了单纯追求民间艺术物质和精神功用的限定,也摆脱了旧有的审美价值的束缚。转而开始关注个体情感的宣泄和个体生命感悟的抒发,实现个体审美与自然环境的全方位对接,关心享受审美,追求多样审美,追求具有“科学”“文明”审美价值的新艺术。这种转变产生了审美价值的新走向,主体作为主导,力求客体向其靠拢,形成主客体新的统一格局。但是由于民间艺术自身构成的局限,客体无法跟进主体要求,最终迫使主体遗弃客体。民间“信仰”解体与农民主体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文化对客观现实具有依赖性,反映出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文化总是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化艺术的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将其归附于所处的时代,以历史的眼光看其成就。所以艺术审美总是偏向追求和反映时代,从而具有存在价值,获得生存空间。当下社会,审美偏重精神性与单纯性,实用艺术走向纯粹艺术,走向科学与文化,走向生产与生活,形成艺术审美的生态化。这实际上正是当下时代的特征,呈现出多样化、非标准、自由等态势。艺术审美价值要想在当下生存,必然要反映当下时代的价值趣味、价值态度、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理想。这是时代对文化(包括艺术)的要求,也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是生存艺术,艺术依赖现实,是与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宗教文化活动、精神思想活动结合为一的艺术。如此,艺术才能构成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一部分,获得生存的权利和空间。传统民间艺术有自己的结构和构成,有自己的观念和表达方式,这些元素大多是农耕时代物质和思想显示,无法迈进现代社会门槛,无法反映当下时代,无法满足当下时代需求,这样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态度自然会发生改变,传统的民间艺术自然也必将被社会淘汰。可见,传统民间民众“信仰”的解体,民间艺术审美的偏移,民间艺术的衰落,是一个民众抛弃落后文化的过程,也是民众思想解放的过程。

 

二、民间艺术物质功利功能的丧失

 

民间艺术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它一直呈现着特殊的形制和审美价值观念,它的创作和活动是人们实现某种意图的手段,对于主体而言,民间艺术存在的目的在于它在民众生活中的功利性功能——“有用”。这种功能使得民众不会把民间艺术当做纯粹的审美对象,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它能否符合“善”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民间艺术作品及其活动(剪纸、炕头狮子、面花、纸扎、招魂、治病、祈子等)能服务、满足、实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延续的追求的目的。所以在中国民间,长寿和子孙满堂成为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这种人生目标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对求生、趋利、避害的追求,并且以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担负人生目标的民间艺术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一方面它肩负“为世用”的使命,有着强烈的“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和意义,体现着以儒家学派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目的和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它建立在包括巫术、灵异、神仙等要素的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造就了民间特殊的心理构筑、生存观念、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得构建在此基础上的民间艺术在民间生活中承载着重要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视觉的物化形式寄寓着某种合于农民目的性的超验力量,意念性地超越现实制约,能满足民间民众的追求意愿。也就是说,民间艺术是一种依靠视觉化的物象来替代地满足民间民众现实“精神”或“物质”方面需要的功利性物体,具有明显的手段性质。民间艺术历来就与民间群众的日常生活的艺术审美结合在一起,比如节日庆典、丧葬嫁娶、民俗活动等,形成了与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对应,成为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民间艺术功利性作用和价值是其能渗透到民间生活的重要原因,也是决定其在民间繁荣或衰落的关键因素。事实上,随着农村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民间的“思想田野”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根植在农耕文明之上的民间艺术一下子成了“无源之水”。许多传统观念遭到巨大的冲击,民间艺术的功利功能便迅速地遭到消解。民间艺术功利性功能的丧失,使得民间艺术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衰落,无论在民间艺术的种类上,还是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同七八十年代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民间艺术功利功能的丧失主要有几方面:

 

(1)民间对“巫术”信仰的遗弃导致对诸如祈子、治病、佑护等巫术、迷信功能的放弃。早期民间艺术作品无论在婚俗、驱邪治病、祈福等活动中,还是在实现装饰、娱乐、使用的过程中,都透露着一个现实,那就是民间民众赋予了民间艺术让他们信任的“力量和能力”。这个现实基于民间特有的封建农耕文明之传统观念及其文化规制构成对相当——部分巫术、迷信和原始崇拜观念的依存,这种依存使得大多数民间艺术或多或少地与民间巫术观念发生关系而相互关联。农村进入现代文明后,科学和教育的教化作用,使得民众明白事理,讲科学,懂理性,逐渐从民间艺术的“神性”崇拜中解脱出来,也从对它的功利功能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例如人们不相信鬼神后,再也不会用剪纸娃娃来治病、驱鬼、招魂;不用炕头狮子栓娃娃来保佑娃娃健康成长,也不用长脖子面人人来保佑姻缘完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