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正文

竹类植物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

2021-4-9 | 农业

 

1引言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竹子之乡”。竹子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栽培与利用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竹子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竹文化传统,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突出发展竹藤花卉……等产品产业”,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家部门发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提出“三年内要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森林资源培育……竹产品、生物质能源等支柱产业”,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竹产业发展规划,将竹产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特别是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气候大会,虽然本次会议没有形成最终协议,但在发展战略上各国政府基本都形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中国政府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做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从节能减排、增加森林碳汇等多方面做出了郑重承诺。近年来,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面对全球森林持续减少的趋势,积极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和林地土壤,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凡此种种,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竹林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相当高,中国丰富的竹类资源必将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低碳经济及碳汇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处理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态经济”和“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也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的革命,尤其是对CO2这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目前,国际公认的具有发展低碳经济潜力的6大领域里,颇受关注的是能增加碳汇的林业和农业,林业尤以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备受青睐。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以达到减缓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速度。森林固碳具有工业减排不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不仅能够增加绿色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等,还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被全球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森林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3竹类植物资源及竹产业发展概况

 

竹类植物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处于主林层之下,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同时因其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到目前为止,全球现有竹种1200余种,现有竹林面积约2200万hm2[1]。我国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种类、面积、蓄积及竹材、竹笋的产量均雄居世界之首,被誉为“竹子王国”,已知竹子种类现有39属5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以浙江、安徽、江西、福建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资源的60%。现有竹林面积484.26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4。与第5次清查结果相比,竹林面积正以每年12.6万hm2的速度在增加。依据资源优势与发展历史看,亚洲竹产业较为发达,其中以我国为最。据统计,目前全国竹业总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有十大竹子之乡,有年亩产竹材5000kg,亩产鲜笋3000kg,亩产值达5万元人民币的高度集约经营样板[1]。2008年4月,中国绿色碳基金在浙江临安启动的毛竹林碳汇项目,成为全球首个竹林碳汇项目,为竹林资源利用与产业化提升开辟了新的路径,也是当下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4竹类植物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分析

 

4.1储碳能力强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碳库,是吸收、固定和储存CO2最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碳贮量约为1146PgC(1Pg=109t),占全球陆地总碳量的46%[2],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碳库的60%,土壤碳库的45%,陆地生态系统与空气交换CO2的90%发生于森林[3]。竹林作为“世界第二森林”,比一般的木本林分具有更强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能力,据李晓曼等对广州市城市森林的研究结果,单位面积年净固碳(单位:t•hm-2)能力竹林最高,为32.6,其次为针阔混交林29.9,阔叶林28.7,针叶混交林28.7。其中,单位面积植物净固碳量分别为竹林8.4、针阔混交林7.4、针叶混交林7.1[4]。可见,每公顷竹林每年可吸收CO2119.7t(减排1t碳相当于减排3.67tCO2),是杉木(15.2)的2.14倍。按484.26万公顷计算,全国竹林每年可新增固碳15796.1万t、吸收CO257971.4万t,是一个固碳能力超强的储碳库[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