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语言文化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森林的多种功能,而森林的文化功能也愈加得到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森林的文化功能,森林的文化功能又大致有哪些呢?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德国近自然林业理论认为,森林的文化功能是“森林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生态教育、消遣娱乐、美学欣赏以及景观美化等方式,而使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的服务效益”[1]。笔者认为,森林的文化功能是指在人与森林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森林以自身的客观品质或者人类所赋予的品质对人所产生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类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当前我国学者认为森林文化服务功能包括美学与文学艺术、游憩与保健疗养、科普与教育、宗教与民俗等方面。森林的文化功能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与森林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森林是人类的诞生之所,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人在不断认识和改造森林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两者的关系,使森林具有了人类的文化特征,也使人类生活烙上了森林的印记。这是一种森林人格化和人格森林化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功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森林之所以具有文化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森林自身具有的客观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这是森林文化功能存在的客观前提。例如森林本身具有的美为欣赏和旅游提供了客体,森林丰富的资源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课题和场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和负氧离子能够缓解压力治疗疾病,某些树种的生物特性符合人类所向往的品质等。另一方面,人自身有从森林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主观需求,并在获得过程中使森林人格化,具备了文化特性。例如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便是神化自然以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人类送别的时候喜欢折柳相送,便赋予柳树送别的文化涵义;人们喜欢正直的品质,而松树以其相似的特征成为这一品格的文化符号。总之,森林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品性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而人们在寻求这种满足的同时又赋予森林更多新的品质,这最终形成森林多方面的文化功能。
一、增添美景、激发情感的功能
森林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形体美、色彩美、山峦美、音韵美、芳香美、泉瀑美、意境美等多种森林景观。森林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一方面在于其美的客观存在,这是森林美景存在的客观依据。很难想象如果香山没有红叶,那么香山是否还可以名闻天下;如果黄山没有黄山松,那么黄山是否还可以秀美盖五岳。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源于人们极易得到一种感观上的满足,即奇特的形态、鲜艳的色彩、芬芳的气味等对人感官的刺激所产生的愉悦[2]。而森林以其丰富多变的景观、多姿多彩的生态构成、欣欣向荣的生命气息,让人能够不断地从森林中获得各种感官刺激。森林不仅具有自然美,还具有社会美或艺术美。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仅欣赏森林之美,还在创造森林美。正如德国林学家柯塔所说:“森林经营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其弟子冯•萨里希在《森林美学》一书中对森林经营就是创造美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此确立了森林美学在林学中的地位[3]。传统的园林艺术,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林业、多功能林业,便是将艺术和森林相结合,让森林的美为普通大众所欣赏,使祖国的河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山川秀丽,风光无限。森林不仅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还可以激发人类情感。人皆有爱美的天性,而森林具体可感知的美及其组成部分———各种花草树木,以其灵动和特有的生命力,使人可以感受寓含其中的种种涵义,让人触景生情,观树思人。人们常将这种情感诉诸笔端形成了无数诗文名篇,如《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屈原在《离骚》里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这些诗篇无不显示着作者或喜或悲,或沮丧或激昂的各种情感。另外人们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特定的习俗,赋予了花草树木以情感寓意,从而在日常活动中也会因看到这些花草树木而激发个人感情。例如红豆代表相思,而人们看到红豆也会自然萌发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萱草忘忧,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都是寓意于植物中,而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情感。由此可见,森林和树木既可因其自身形态展现美,也可通过各种景象触发人类的情感,引起精神的共鸣。
二、拓展认知、启迪智慧的功能
森林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奇特的生态环境。在古代,森林和树木曾对汉字的发明和博物学知识作出重要贡献。到现代围绕着森林已经形成了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园艺学等众多学科,森林也成为了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实验的基地,特别是生物学、环境科学、林学、生态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的实习实验基地。通过对森林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着相关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让人们在不断探索森林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森林不仅对专业人员具有研究意义,而且对普通人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人们通过森林,可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与人类、森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中获取知识,吸取自然科学的营养,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获得生态文化知识。当人们走进森林,沉浸在森林的美丽和神奇的感受中时,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森林的属性和价值,油然产生对森林的热爱之情,更牢固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这种实地接触的教育效果往往比课堂教育的效果要明显很多,毕竟通过这种知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森林之旅,能把自然带回生活,使人生充满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和谐的感悟,培养充实而美丽的内心世界,从而诱发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近年来,欧洲国家对青少年开展户外教育十分重视,且收效颇丰。因此,森林是人们接受科学教育的最佳课堂,也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场所。森林不仅是拓展知识领域、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圣地,也是激发人类灵感、启迪人类智慧的圣地。中国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思想便和森林有着重要联系。《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体现了古人对森林伦理道德的思考[4]。而据传佛祖更是在菩提树下参悟得道的,佛家认为万物皆有佛性,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一砾一尘。牛头禅成语曰:“青青翠竹,尽显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以禅宗常以树木花草作为禅境的方便之门,由自然之物来触发顿悟,使自己的心境一体,完全融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5]。道家的“道法自然”等主张更是自然智慧的践行者。在德国,伟人们常被形容为朴实无奇的大树。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瑟曾这样写道:“树木是棵棵独立体,不同于那些这样或那样要避开自身弱点的隐居者,它们是个个孤寂的伟人,它们是贝多芬,是尼采。”[4]总之,森林对人类的哲学和宗教智慧的启迪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些智慧的发挥又会进一步加强森林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