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宏观经济
一、陕西区域划分状况
“区域”作为一个普遍而又涵义广泛的概念,社会学认为,区域是特定空间、人口和社会互动的集合。区域发展是追求区域要素合理化、区域结构有序化的过程,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过程,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域发展提出了众多理论和实践指导,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并提出区域之间协同合作,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主张。陕西从地理空间上明显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区域。陕北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秦巴山地,这三个区域在长久以来在区位、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社会历史政策、社会经济基础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开发程度、经济基础、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差异的社会经济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三大区域发展现状比较
关中地区处于“八百里秦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发达,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经济、文化、政治区域中心之一。但地区水资源却十分紧缺,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陕北区域最大的资源优势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全区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省80%以上,但生态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陕南地区有丰富的汉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土、水稻土,水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的动物资源也分布在陕南,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羊、虎、等都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陕西省的三大区域中,关中地区经济水平高且发展速度快,成为西北地区最为密集和发达的城市群体之一,对区域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陕南、陕北两大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基本是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相应产业,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中心城市的积聚和辐射功能比较弱,城市规模小,产业基础差,对区域带动能力不强。而在陕南和陕北之间,近几年来随着陕北工业水平的快速上升,陕南工业化水平开始不断落后于陕北地区。
三、区域发展路径与前景分析
1、根据区域优势、特点和发展条件,实施“大力发展关中,加快开发陕南陕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工业产业分工格局。关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城市为中心,把关中建设成现代化综合经济区。陕北以能源化工业和畜牧业为主,集中开发煤、电、气能源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陕南应以原材料和特产为主,同时积极建设多种特产和农业生产基地。
2、陕西历史、现实文化资源丰富而完整,是其“软实力”之一。现代旅游业是热门的消费产业,不仅能够为旅游区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产生扩散效应。陕西省关中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遗产;陕北是红色革命老区,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升温,这里也成为旅游的一大热点地区;而陕南则有美丽的地理风貌和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特殊动植物,在这里可以为自然风光爱好者提供足够的乐趣。依托三大区域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强化特色意识,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会展、旅游等旅游产业链,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并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业合作,可以更好的带动经济的发展。
3、积极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以更强大的知识、科技,更专业的人才作为发展的动力。陕西省拥有的高校数量和高校科研能力在全国都处于前列,应该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先进强大、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的的重点实验室和知识与技术创新基地,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人才储备与支持,不断提供创新成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技术支持。
4、加强区域协调合作,进行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实现各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陕西关中、陕南、陕北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要通过提高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变区域之间交通不便的状况,加强各地区之间、区域内部之间各个层面的相互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周边省市的多种互惠合作关系。
5、进行生态保护,实现长远有序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种类、部门的不断增多,社会建设的不断延伸,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对于三大区域的生态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方面的重视,在发展特色经济和合作产业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各个区域及其整体的长远有序发展。
四、结语
如果把陕西的区域结构看成一架飞机,关中地区就是飞机的主体,陕南陕北分别是飞机的两翼,其中关中地区作为主体是陕西乃至全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全省重点建设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好,整体实力较强;但陕北陕南作为两翼相对主体而言太小太轻,导致陕西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要实现陕西整体的均衡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关中地区的经济、技术、交通、文化、教育及历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陕南陕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强交通干线如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三大区域之间的资源交流共享和优势互补,并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以更快的速度加快两翼建设,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