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动物在出栏前要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方面可以防止带病动物进入市场,污染养殖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有利于发现养殖场新的疫病,采取防治措施。一般供屠宰或育肥的动物应在出栏前3天报检,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应在出栏前10天报检;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等动物随报随检。经检疫合格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畜主凭检疫合格证明出售动物。养殖场是饲养动物的场所,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设施,动物规模化养殖场只有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有效地防止动物疫病,确保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动物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问题,浅谈一些看法,与广大同仁们商榷。
一、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
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是否符合防疫条件,是搞好动物防疫的前提,只有在科学选址的同时,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要求、搞好防疫基本设施的建设,才能为动物防疫工作打下坚固的基础。因此,在场址的选择和建设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选址。养殖场建在疫区、村庄附近以及离交通要道较近都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因此在选址时要做到“四远离”:即“远离疫区、远离村庄、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其他动物饲养场”。
2.建设与使用。养殖场在建筑布局上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同时还要遵照进料、饲喂、排便、出栏方便的原则设计。并配备专职防疫人员,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在投入使用前,要向所在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动物防疫合格证》。经审核合格发证后方准投入使用。对于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的设施要及时进行改造建设。
二、动物引种
优良的动物品种可以给饲养场带来市场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若盲目引进,也可能会给养殖场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引种时应做到:
1.向当地畜牧部门咨询适宜当地养殖的品种;不要盲目贪“洋”、求“稀”、追“奇”。
2.查看种畜禽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不要购买无证场的种畜禽,对引进的种畜禽要有种畜禽合格证明;
3.了解种畜禽生产的疫情状况,避免在疫区选购种畜禽。对引种动物要查验该批次动物的免疫档案,猪、牛、羊要有免疫耳标,并与生产方签订购种前的防疫合同。
4.向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并持有效合格证明,方可引进种畜禽。
5.当种畜禽引回后,不要急于入栏,要及时报请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并经1-2周隔离观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入栏、饲喂。补栏前要对圈舍进行消毒和通风。
三、疫病防治
准确及时防止动物疫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把疫病预防放在首位,及时做好动物的免疫工作,如果有疫病发生,要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严防疫病蔓延和扩展。
1.动物免疫
1.1了解疫情。经常与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联系,了解当地及相邻县、市的疫情动态,制定可行的免疫计划,使防疫工作有的放矢。
1.2制订免疫计划。根据当地疫情动态和流行病学,结合本场实际,科学制订免疫计划。
1.3切勿乱购疫苗。动物防疫疫苗均属生物制剂,绝大多数需要低温或冷冻保存。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疫苗变质失效;再者,还有不法商户从非法渠道进购不合格疫苗,这些都是直接影响着防疫质量。因此,要向动物防疫机构指定的定点疫苗供应处采购疫苗。
1.4规范操作,搞好动物免疫工作。按照免疫计划,适时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疫苗注射后,应进行观察,发现有异常变化,及时向防疫人员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为确保免疫质量,在免疫注射后应进行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对于多数动物不产生抗体的牲畜及同群畜应查找原因,并及时补免。免疫过的畜禽要建立免疫档案,猪、牛、羊要佩戴免疫耳标。
2.疫病治疗
动物疫病要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妥善做好病畜禽的处理工作。
2.1常观察。饲养员在给动物添加饲料时要注意动物的精神状态和饮食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找兽医进行诊断,确定病因病名,以便对症下药。切勿“有病乱投医,治病瞎用药”。
2.2科学诊断。诊断时应找专业技术高的兽医诊治,可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或者县级畜牧兽医机构进行诊治,在不能确定病因病名或疗效不明显时,要进行疫病监测,通过实验室化验来帮助检查,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3病畜禽处理。病畜禽在隔离室要对其生活过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若病畜禽属一、二类传染病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扑灭疫情,并对染疫及同群畜禽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养殖场消毒
消毒是消灭环境病毒(菌),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确保畜禽健康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养殖场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
1.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根据本地疫情特点及本场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一个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使饲养管理人员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配齐消毒设施设备。
2.1消毒池在养殖场的大门口和生产区的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池要定期补充药品或更换消毒液。
2.2消毒室:一般在生产场区的入口处设消毒室,内设紫外线杀菌灯,对进入场区的衣、帽、鞋等物品进行消毒。
2.3高压喷雾器:高压喷雾器主要用于对生产场所(地)及环境定期消毒,有条件的可配备火焰喷射灯(器),对料槽、饲料笼灯不易燃烧的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3.合理选用消毒药品
3.1正确选择药品。消毒药品选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在选择用消毒药品时应根据消毒药的作用,要有针对性地购买对不同疫病有特效的消毒药。
3.2使用时要按说明配比,不能随意把消毒药品混合使用,在消毒过程中如果把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3.3消毒要定期、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疫病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次数,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五、申报检疫
动物在出栏前要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方面可以防止带病动物进入市场,污染养殖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有利于发现养殖场新的疫病,采取防治措施。一般供屠宰或育肥的动物应在出栏前3天报检,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应在出栏前10天报检;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等动物随报随检。经检疫合格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畜主凭检疫合格证明出售动物。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