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龙安寺方丈石庭的审美结构特征进行评析,阐明龙安寺方丈石庭的美不在于无色、空寂,也非其所营造的意境,而是枯与荣、生与死无是无界限的深层意蕴,从而得出理性、逻辑、系统的创作方法。
《景观设计学》定位于景观设计的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交叉领域,探讨通过景观设计学途径,解决中国和世界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介绍和推广前沿景观设计实践,倡导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与美丽地球的新美学和新文化;架设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引领当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
一、日本“枯景”审美现象
作为日本古典园林的代表性的“枯山水”,又称假山水,是日本造园的独具元素。而“枯山水”称谓最早在平安时代桔俊纲所写《作庭记》里记载,即“在无水的池子中筑起山石而谓之枯山水”。这个时期所谓的“枯山水”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以砂石代山水之意的枯山水,而仅是取于周礼论中的“山泽无所谓之枯”的无水之庭。不过平安时代的“枯山水”已有后世所表“枯山水”的写照,已通过在空地放置石块来表达山水的意象。从镰仓时代真正的枯山水开始形成(在镰仓时代称枯山水为乾山水或乾泉水),并在室町时代将山水(庭园)与修行结合,将禅宗思想发挥到了極致,著名的京都龙安寺庭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作为枯山水的代表,京都龙安寺石庭“枯”的最为彻底,在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敷上的白砂、通过石块的排列组合及苔藓的点缀,幻化为海、岛、林,显示出一种高度概括写意和极端抽象与象征性。最终勾勒成的一幅无色、空静而又寂寥的水墨画卷,让观者感悟到枯与荣、生与死是无界限的禅宗思想意蕴。
二、龙安寺石庭的审美结构及特征
(一)浅层审美结构
龙安寺石庭的浅层审美结构的特征是凝固。任何作品必然要有物质材料作为载体,因为“艺术材料发生作用的过程,更类似于语言交流而不是物理性事件。”语言交流则以“说什么”是内容,“如何说”是形式来促进表达。龙安寺石庭正是借助于对材料赋义、组织进行“如何说”的艺术表达,把砂石的质感寄予山水,结合成一种全新的“质”(即为枯山水),而这种“质”明显特征便是凝固。这种特殊形式的质,便于在观赏中形成一种气氛。具体而言:剥离山水的质料,使得山水凝固,形成山与水的意象化。山明水秀是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季节更迭中表达出山光的生机勃勃和水的张力、生命力。而剥离质料的山水因为没有繁茂的花草树木、真实的流水,所以挣脱了季节的繁荣枯萎和生生不息的流水。这都表明着意象化的“山水”周而复始的“凝固”着。②抽离真山水的质感。质料移花接木选用朴素的材料(如:岩石、白砂、河卵石、苔藓等),以乡土植物为造园主要材料,不追求它的价值,亦不用式样繁多而绚丽。朴素材料中以无生命的砂石表达时光的凝固。如果说意象山水的形式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来默示四季时光的凝固,那么意象山水的质感则直白的展现着四季时光的凝固。
(二)深层审美结构
1.意境
龙安寺石庭的表象经由人们的视觉以及想象活动,转换成为意象,最终形成深层审美结构中的意境层。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虚实的统一,“道”包含“象”,但是单单只有“象”是不能充分体现的,因为“象”是有限的。而龙安寺则突破了“道”中的“象”,只有这种“象外之象”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通过树与石的生命与非生命,永恒与凝固来表达主体意境的实与背景意境的虚,既扩大了视野空间,也表达了波澜壮阔的心绪,从而引发一种意境。即石庭所表达的主体意境和背景意境。
(1)主体意境。庭内用石组象征着连绵的山,单独或者三五成组放置其上,以表示峰峦林立;砂面有的耙成一道道平行的曲线,犹如无边海面万重波澜;有的以石头的根部扩散耙成环形,象征波涛汹涌,以此构造出三千世界的气势来。这种庭内形式的抽象性、象征性,经由人们的视觉以及想象活动,使观者仿佛置身于这虚幻的艺术境界中如痴如醉,正如中国艺术所阐释的“想象的真实”。
(2)背景意境。石庭围墙外的背景树除了可以阻隔外界的喧闹。也可以突破有限地形的限制,让观者的目光伸向远方,这里所说的远便就是石庭的背景意境。背景意境使得观者不再只停留庭内的景色,也可以欣赏到围墙外深浅不一的树与叶,使我们忘却了石庭空间的狭促以及外界的诸多羁绊,观者从有限制的庭内空间进入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无限制的空间当中,即超越有限的客观事物,进入到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无限制的时空。
2.意蕴
我们过去尝尝把作品的意蕴理解为内容,也有人把内容理解为思想、主题、故事、情节等等。奥尔德里奇就曾把作品的内容理解为通过形式体现题材的观念。这样的理解十分不准确。意蕴应是审美体验的对象,通俗而言,就是在观赏作品的时候感受和领悟。
观者在观照龙安寺石庭中,对整个人生得到生命是无常短暂的,只有不执于表面,才能摆脱欲念牵绊的哲理性的感想与领悟,直达修行的本质。并给人以枯与荣、生与死是无界限的启示。观者可以通过坐禅的形式大彻大悟,武士们则能够得到超越枯荣界限、无视生死差别、视死如归的精神支持。即:以坐禅修行的形式,在这狭小的石庭中,体验那无限、永恒和空寂的象征性构成的三千世界本身,并沉思冥想,获得内心顿悟;以庭内为修行道场,通过禅宗影响武士道生死观与修行方法,使武士在观照石庭中修炼精神。武士道的生死观是忠诚以及必须对生持否定的态度,毫不犹豫地面对死。禅宗生死如季节转变,实则如一,也不过生一时也,死亦一时也,亦如春而夏,夏而秋也,秋而冬也的生死观念给予武士道以看破生与死的启示。一方面禅宗对于生死的理解以及支持无疑强化了武士道不畏惧生死。另一方面禅宗的“击碎生死观,便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方能出入死”⑧的修行方法,引导着武士在修行中需直截无所畏惧地切断生死束缚,从而进入“忘我、忘亲”的全新境界。
三、结语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的设计学科在美学教育方面一致存在着把对美的认识局限在浅层结构,形式美占据了审美主流。导致理论研究与景观设计实践中的错误与混乱。最常见的就是平面、色彩与立体构成的课程,仿佛形式美就是全部。这恰恰误导了学生与设计师的审美观念,使得许多设计作品从浅层结构特征方面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极为出众,但却是缺乏意境与意蕴。即使有时出现卓异设计作品,也仅仅是与设计者的自身灵感和个人修养相关,但对更深层次意蕴的研究只停留在那些搞理论的散兵游勇的书斋里。另一方面在景观创作与欣赏活动中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是对于美的需求,要求景观能够提供审美意蕴,也要求我们对审美创作理论与方法展开深层研究。
而本文以龙安寺方丈石庭为例,可明显看出凝固只是审美结构的浅层表达,而非全部。如果我们只用浅层审美结构特征来设计该寺,便阻碍了向深层审美结构的可能,最终只会本末倒置,流入形式主义,无法让后人理解和评价龙安寺独具的审美价值,龙安寺则成“无神”之寺。
通过对石庭审美结构的分析,在经后景观创作中基本原则应是特征原则,而非传统形式美原则。景观的创作程序应该是深层审美结构和浅层审美结构的由内向外的逐层建构。总结得出景观审美结构创作原则体系如下:
深层审美结构:特征原则
浅层审美特征:特征原则、表现性原则
首先景观的深层审美结构的建构。先确立意蕴,然后才能依据这个意蕴确立整体特征,具体到作品上便是以景观的整体结构特征来表现特征图。唯有特征才可以把抽象的意蕴和具体的艺术形象沟通起来,它是无形的内心世界与有形的外在形象的唯一交集。简而言之,就是将感悟到的景观所表现的抽象性的精神意蕴转换为可以通过形式来表达的特征。在创作过程分析中,一种是可以通过直觉的方式来抓住特征,另一种是通过厚积薄发的方式。李泽厚的观点是“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无法教你用固定的方式表达,而是靠着个人的积累去表现有理性逻辑的内容。
其次,浅层审美结构特征构建是创作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深层审美结构外观的缩影,而且是浅层审美结构的最终目标和标准。意蕴特征需要经过浅层审美结构的形式转换,人们才会直接感受到具体实在。反之只是一种不确定的形象。创作表象的形式是对创作意蕴的明确化、客观化,是通过确定的材料和色彩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创作意蕴,具体创作方法足够丰富,表达方式为模型或者图纸。
在浅层审美结构的创作中,要从两个层次的审美结构要求出发:一、特征原则,从深层审美结构特征贯穿下来的特征要求在浅层审美结构中不断强化,并且要充分表现确定的意蕴,这是其核心宗旨。二、表现性原则,从浅层审美结构自身的表现性形式美要求在浅层审美结构要创造良好的视觉形式。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