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旅游开发的基本问题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01-21
简要:摘要:论文从问题出发详细解读了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境遇、意义和价值,具体剖析了其结合旅游冒进式发展产生的系列问题与原因,进而探索性

  摘要:论文从问题出发详细解读了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境遇、意义和价值,具体剖析了其结合旅游冒进式发展产生的系列问题与原因,进而探索性地提出了遗产资源旅游化转化和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线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以及具体的模式与结构。

新晋商

  本文源自新晋商【2020年第06期】《新晋商》杂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主办。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35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对话晋商精英、关注财富生活为主线等。

  1 引言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激进浪潮中,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业盲目大开发带来了诸多问题,如遗产体系破坏与原真性迷失、村镇特色偏离与文化过度解读、过度商业化开发与肆意破坏性建设等。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深入探索基于历史文化村镇遗产旅游开发的实存问题,探索有机更新传承创新的利用新模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就变得颇为迫切。

  2 解读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旅游开发的时代意义与背景

  2.1 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的理解

  笼统来讲,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即是“广义的历史文化村镇”,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以及未定级的具有较高遗产价值的在大地之上延绵依存的那些村镇聚落及相关区域,它们共构起片区化综合生态文化遗产体系的区域性基础。

  历史文化村镇是《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下的和分类体系中的特殊类型,也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村镇的遗产也是“广义的遗产”,有形的与无形的、动的与静态的、物质性的与文化性的构成一个大体系。具体遗产内容包括:物质性存在如建筑街巷、桥梁设施、园林、农业遗产、碑记族谱、匾额题记、岩画石刻、雕塑、文物遗存、古树名木等;还有非物质文化如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家族名人、民风习俗、文化艺术、神话传说、美食名吃等。

  它们以有形的物质空间遗产包容和孕化着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它们粘合在一起组成混合型的遗产存在,并且全面、生动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单元和“文明细胞”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如冯骥才先生所讲“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相互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于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也是饱含着传统的生产与生活。”[1]对其的深入理解是遗产保护与旅游活化的重要前提。

  2.2 新时代背景与发展态势

  推行新型城镇化道路和高质量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是新时期国家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宏观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较为重要内容是强化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的观念思想。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镇、乡村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这就加强了各类资源整合利用的可能与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和调整。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伴随着来自城市的吸引和村镇自身成长的需求,形成村镇走向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推动力,它们迫切需要被关注、改革、发展、进步。

  聚焦村镇,它在许多方面将面临巨大转变,如人口性质进一步的非农化、生产活动的非农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和产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人群再次迁移聚居融入城镇,大城市的卫星城镇、专业型特色镇、综合性小城镇、特色小镇等应运而生,农村生活方式社区化、现代化,原生村镇面临着整改、兼并、消整、转变,在此中城市的发展与乡愁的共生。

  着眼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既要尊重村镇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注重其特殊性,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既要保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体系,延续乡村文脉,留住了人类美好记忆和乡愁,又需要促进社会文明、经济产业、人居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这才是最佳的出路和选择。

  3 剖析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旅游开发的现存问题与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建设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针对问题剖析原因,才能行稳致远。具体表现为九个方面:

  (1)旅游开发中的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体系完整性被多重破坏。包括传统物质性遗产受到风吹雨打、材料老化等自然性破坏;“保护性破坏,是指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对村落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进行超载开发和错位开发。”[2]人为主观因素的干预性破坏,如交通道路扩建、新村发展、旅游设施与项目建设等,建筑和室内环境设施不符合现代生活模式和美感风格,改建新房多与环境不相融合;接受性破坏,如非遗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现代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的影响,不再是喜闻乐见的礼仪和娱乐形式,乡村传统文化衰落形成不可修复的遗憾。内外的驱动力因素使其结构体系产生二元相悖,否定式的发展趋向,而非改良型的提升模式。

  (2)村镇遗产保护与资源商业化开发之间矛盾多重对立。保护和开发权限相对模糊,保护与开发机制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完善合理的层级化管理决策和发展策略方法,未建立公平科学的村镇自治化与市场主体化互补的开发机制,各方利益难以均衡、矛盾偶发。

  (3)旅游开发偏离村镇遗产资源原生体与用关系和自身特色。自身文化遗产体系模糊,遗产被破坏与原真性迷失,特色定位不准不明,文化要素过度解读严重,自然乡土要素利用不足,盲目旅游开发迷失方向,致使项目缺少实在魅力的内容。

  (4)历史文化村镇文旅开发定位和项目设定多是跟风冒进。普遍缺少宏观、战略高度的思考,缺少历史性眼光和长远规划,缺少依据遗产特色的科学性市场需求分析和定位,发展模式单一,业态产品雷同性强。个人主观化盲目构想决策,长官意志和老板做派风行,未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作用,大量存在过度商业化开发与肆意破坏性建设现象,产生初生即死或半死不活的项目。

  (5)村镇开发建设程序缺少整体谋划与统筹兼顾。局地发展自营自建且角度片面单一,缺少系统思考和整体打造,致使局面混乱。规划局部性与设计失调性问题严重,造成遗产空间开发利用综合品质不高。

  (6)规划设计脱离当下旅游规划发展规律和新特点。规划观念落后、墨守成规,依旧侧重总规层面的保护规划或是建筑单体、院落的修缮改造以及街道立面的整治,很少从遗产利用与文旅等产业发展的整体层面进行综合性考虑。规划内容只注重单一层面,局部、概念、单调、套路,形式模式化,整体缺少生命力和发展性。景观环境营造缺少旅游特性、视觉营销特点和视觉感染力。

  (7)缺少内部资源与外部要素互补配合和区域协同发展谋划。脱离外部优势条件的孤立村镇,缺少经济产业整体运行思维,各自为战致使在发展进程中障碍重重。局限于自身资源的产品与业态单一,不能借力借势区域合力发展。

  (8)缺少高水平的旅游开发、管理与运营服务机构。村镇自发组织的队伍,旅游开发管理难以周全到位,营销方式传统,旅游产品老化,后期毛病频繁滋生,致使项目运转效率低下,缺少长久的生命力。

  (9)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公共行为规范以及人才、资金等保障体系。失效的乡规民约和行业规章,无法做到有法可依与树立自我管理和公共约束性的氛围,无法使乡村遗产保护持续发展得以保障。村民转型的旅游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的服务意识、方法与手段,但只有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和游憩体验。开发建设中政府性资金投入有限,民间融资模式单一。多数村镇薄开发缺少规模化和整体性推展,进度滞后,格局不大气候较小。

  

5f72c594a6c52_html_97200ad3ae5f56d1.gif

 

  

5f72c594a6c52_html_4cb32a3a5063f97e.gif

 

  

5f72c594a6c52_html_97200ad3ae5f56d1.gif

 

  4 探索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旅游开发的未来方向

  4.1 确立目标与方向

  对于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结合地域特色和时代新需,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大计,应在有机传承中创新遗产的保护利用模式,探索遗产资源旅游化转化的多元方式-资源市场化、文物展览化、遗产观光化、建筑民宿化、民俗参与化、场所游憩化、空间开放化、设施景观化、村镇园林化、环境风景化、农业休闲化、服务现代化、交通便利化等,走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发展路线-建设高品质的风情小镇和特色乡村是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其中,村镇自体性系统完善升级为饱含遗产文化特质和包容性生活模式的高品质新社区,城乡一体化、村镇一体化、片区一体性协同发展为未来性的有机分散或组合的新型城镇化聚居地新形态和理想的人居环境,都是其可能性的发展路径。

  升级版的历史文化遗产型村镇社区、新城或聚居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互补性资源和特别的公共服务产品、多元开放的文化体验,促进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圈的范围扩大与内容拓展,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文韵。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城市、乡村、自然、文化的真正联系与融合,进而促进村民的城镇化与生活的高品质化。

  4 井陉于家石头村迷墙节点设计方案(降向端、赵恒达)

  4.2 探索模式与结构

  结合发展问题与成因分析,探索未来发展走向与策略,具体归纳为八个探索:

  (1)探索遗产资源化保护、利用的整体机制和综合模式。把遗产从资源的视角去理解和评价,探索具有积极现实价值的遗产活化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旅游休闲活动为主导,全面提升村镇产业能力和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格局。充分转化利用村镇遗产资源,实现文化可体验-观念、资源可消费-经济、活动可参与-身体、物象可观赏-视觉、风景可游览-行为、农家可居住-休息的综合提升。探索综合化模式涵盖主体模式、产业模式、经营模式、景观模式、环境模式,具体可分为:原真性整体保护模式与活化利用模式,一元特色发展模式、多元配合发展模式、内外协同发展模式,具体类型有文博乡村、风情小镇等。

  (2)探索以村镇遗产体系为基础的生态文旅产业链系统。整合乡村自身建筑文化、非遗文创、生态农业、研学教育等产业类型,寻求综合系统化发展之路,确立产业发展主体类型与合理模式,走特色发展道路。拓展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道路与途径,实现村镇与城乡、片区联动协调发展的积极机制,营造和修复区域性整体环境与设施,发展区域化的产业格局、项目产品体系,如区域性观光、游憩、度假产品体系与区域化的生态绿色产品体系等。

  (3)探索基于村镇遗产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产品类型。文化产业包括文化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传统手工艺制作、观光农业、旅游服务产业等。文创产品开发要深刻把握遗产特质和内涵精髓,形式风格和语言形态可以进行现代化解读和创造化转换、艺术设计化表现,新的产品能够充分迎合现代消费者审美品味和多元需要。规范产品质量、消费价格和市场秩序,灵活多样的建设文旅产品研发和交易场所。

  (4)探索面向未来的村镇综合性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体系。优秀的规划能够兼顾保护和未来发展,统筹总体战略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策划、营销运行规划等多规合一的综合性规划,制定文化遗产、经济产业、空间环境发展的合理措施,并能促进村镇人居环境整体改善与提升。通过综合整体性的规划设计使遗产特色得以鲜明亮相,使得一镇(村)一面一气象,让无形的文化遗产转换为有形的语言形式而能让人真切体验感悟其内在的力量和精神性,提升完善文化旅游村镇系统而使其独具魅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创造力。

  (5)探索创造融合物与非物、景与活动、主与客人的乡村整体活化情境。旅游化乡村是一个复活的生活、表演、展示、观赏等共在的大舞台,游客来了就像回家,“在地性”地融入各种场景与活动之中,是一个趣味化的体验乡愁之旅的过程。充分挖掘村镇传统生活、节事、故事等,进行艺术化的在地性“景观叙事”[3]与空间情境化设计展现。充分利用整个村镇遗产空间进行总体策划和线路规划,使一个个主题故事在时空穿越性的多个文化情境空间陆续展现与逐步完成。根据发展方向完善村镇整体景观风貌格局与形态,提升村镇景观形象品质、旅游营销特点及活力,加强视觉感知尺度与识别层面的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6)探索立足乡镇自身实力的有序开发建设程序。村镇遗产开发要符合从调查评估-规划策划-项目分期建设的有序程序,并根据项目群整体功能配套结构关系、市场需求周期规律、开发的资金现状、建设的难度与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期建设,并能有效控制各类项目的风貌形态、乡土趣味与工程质量,提高建设队伍水平,做到建设施工规范化与精细化。

  (7)探索符合乡镇实际的自组织金融体系和招商融资渠道。盘活村镇土地、建筑、资金等可利用资源,发挥组织能力,建立村镇“内置金融联合社体系”[4],集中力量逐步建设共谋发展。制定积极、可行的招商政策和创建政府指导的投融资平台,吸引和利用外来资金,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和大型文旅运营企业进驻,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村集体进行合作。

  (8)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发展管理机制。建立村镇发展综合管理机构,分设负责遗产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运营、员工培训等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同时建立面向开发大事的专家和主管机构参与的科学化决策与协商机制。

  5 结语

  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对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价值的认知在变,基于村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化开发的模式和形态也在变化,我们的生活模式和需求在变,人类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在变,新的问题总在不断产生,新的历史在被不断更新创造。

  但是我们意识到原生村镇遗产的文化根脉不能断,生生息息的文化精神不能被磨灭,更希望通过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寻找到新时代的出路和机会、途径和方法,至于改良式还是革命式都有其或然性,从根本上把握必然不会偏其太远,明天一定会实现更好的有机更新,进而达到更加的理想状态,实现遗产的活化,实现文旅事业的新发展和文旅空间的新创造。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J].民间文化论坛,2013(01):11.

  [2]张文君,陈丹良.浅析基于“十三五”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纲要保护机制研究.旅游规划与设计,2015(03):18.

  [3](美)马修·波泰格,杰米·普灵顿.景观叙事[D].张楠,许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4]李昌平.村社内置金融与内生发展动力[D].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