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资源与产业杂志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
资源与产业
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期刊级别:国家级
见刊时间:1-3个月
国内统一刊号:11-5426/TD
国际标准刊号:1673-2464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主管单位:教育部

资源与产业杂志介绍

  资源与产业杂志简介

  《资源与产业》Resources & Industries(双月刊)曾用刊名:资源.产业;矿产资源开发,1995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帅开业教授。它集政府政策宣传、专题论坛、经验推广和情报信息于一体,由学校、研究所、企业、多部委联手办刊,特邀多部委、各省有关厅局、国家大型企业、大专院校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编委会。资源与产业是服务于政府、企业、科研和教学的,以土地、矿产、海洋、水和其他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为内容的权威杂志。

  《资源与产业》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实务性等鲜明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从事资源管理、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与好评,并赢得和吸引了众多的作者和读者。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同时保持本刊的办刊特色。

  资源与产业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北大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733;总被引频次:982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174;综合影响因子:0.599

  5、资源与产业杂志荣誉:

  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栏目——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资源与产业栏目设置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资源战略、资源开发、资源环境、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等主要栏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研究。

  资源与产业杂志社介绍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期刊收录论文目录: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银川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郑芳;侯迎;程仕瀚 (1)

  2005—2015年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研究商桃桃;胡石元;唐旭 (8)

  资源战略

  《资源与产业》编辑部和作者关于稿件的约定(16)

  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业投资环境浅析申浩;池祥成;郭龙 (17)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锂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周思凡;郑佳;赵蕴华;佟贺丰 (22)

  推荐阅读: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地下水具有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深层地下水,很难再生。本文主要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